全球化智库(CCG)主办的2019中国“引进来”与“走出去”论坛暨第六届中国企业全球化论坛于2019年11月2日-3日在北京举办。燕园资本副总裁、合伙人于建伟出席论坛并发言,在谈及中美从贸易战到科技战问题时,他讲了以下观点。
中美贸易摩擦持续一年有余,起起伏伏,双方都朝着达成第一阶段协议的方向努力。在贸易战开始的时候,我们也邀请了很多外脑一块分析形势,希望对未来的贸易战有清楚规划以及对投资有比较明确的指导。但大家知道,每次预判和分析都是大失所料。
后来我们换了一种思路,假设中美间的贸易摩擦签署了协议,达成暂时的一致之后,中美关系是否还能回到以前的状态?就此思路,我们重新推演了一下。这种可能性,不光在我们公司内部,还有外脑和专家都趋于一致,即使达成暂时的一致,贸易摩擦暂时消弥,但中美关系不可能回到过去的状态。其原因,一是技术竞争日趋激烈,二是意识形态分歧明显,三是地缘政治因素也会影响双边关系。
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很重要的原因是技术竞争日趋激烈,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竞争不可避免,我们同时要发展自己的技术,新常态会持续多长时间呢?较长的时间框架应该是十五到二十年来考虑,为什么提出这个时间维度?因为从中国经济保持6%的增速来讲,以及同中美汇率比价来看,未来五到十年中中国经济总量会超过美国,到那个时候只谈竞争和遏制,谈这些负面的意义不大,更多应该谈到互利合作,务实合作的问题。
未来我们面临科技发展的新常态,是更常见的状况。我们自己和外部专家的探讨,认为有几组关系希望大家在自己的产业和领域内,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来有所侧重考虑的关系。
一是技术市场和技术发展的关系。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科技潜在力量和能力只能在市场里得以实现,市场同时是保持科技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原动力。在此情况下,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人口最多,消费能力排前列,如何用市场杠杆撬动科技发展的潜力,是大家应该考虑的因素。
二是自主研发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有些技术拿不到,肯定要自力更生,自力更生任何时候都没有错,但不能因为自力更生因噎废食,放弃对外界的视野和对外部技术的比较学习,否则很可能形成一种闭门造车的局面,甚至会形成封闭市场,在技术方面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过程。
三是短板的问题。公司的技术研发,投了很多实用技术企业。中国每年的研发投入超过2万亿元,在全球排第二,但只有大概1000亿占到5%用于基础研发,这是短板的问题,长板和短板也是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
要用整体观念看中国的研发,用生态观念看中国科技业的发展。以前有些地方,有些时候,有些企业提出弯道超车的概念,希望通过一点突破带来整个面的突破,实际这种效果从过去5-10年来看并不是特别好,特别明显。如果你看一下硅谷或加拿大科技三角洲地区的科技发展,它整个是生态概念的,同步齐头并进,包括法律法规、商业做法、知识产权保护,产学研相互之间的互动,当然政府支持不可忽略,还有开放性交流体系。大家说科技是无国界的,中国的科技也离不开自己的生态环境建设这种步伐,弯道超车也时候不一定是你技术好,只能说是运气好,做多了之后不可能次次都成功。中国在研发生态建设方面,要发挥体制优势,各方面补齐短板,发扬长板。
现在也要考虑一个问题,这就是科技研发也面临稳定的可预期收入和长久可持续投资的严峻现实性问题,如果没有有效的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国自己的基础研发都不可能持续。所以,知识产权保护,未来在某些高精尖技术出口管制都是要提到议事日程上的,尤其知识产权保护上,之前谈的更多的是我们如何保护外部的知识产权,如果中国要形成自己良好的环境,自我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国人和中国人知识产权侵犯行为也要进行打击。
文章选自中国网,2019年11月4日
CCG 纵览
⊙在线阅读《中国与全球化智库》4-6月刊
⊙在线阅读《中国与全球化智库》1-3月刊
⊙澳大利亚贸易、旅游和投资部部长Simon Birmingham到访CCG
⊙CCG获得《中国新闻周刊》“影响中国”2018年度智库殊荣
⊙国际大都会2020年会举办权正式移交CCG 明年六月在北京举办